目录

季羡林

misaraty 更新 | 2024-10-08
前言
《季羡林全集》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年

简介

季羡林先生出生于1911年8月,山东临清人。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1935年赴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1946年回国后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哲学与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78年后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先后荣膺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中国南亚学会、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中国语言学会、中国敦煌吐番学会、中国亚非学会等多个学会的会长。先生一生致力于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在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上颇多建树,成为我国当代学贯中西、声望卓著的大师。

第一卷 散文一

寂寞

夜来了,随了夜来的是更多的寂寞,当我从外面走回宿舍的时候,四周死一般沉寂,但总仿佛有悉索的脚步声绕在我四围。说声,其实哪里有什么声呢?只是我觉得有什么东西跟着我而已,倘若在白天,我一定说这是影子;倘若睡着了,我一定说这是梦,究竟是什么呢?我知道,这是寂寞,从远处我看到压在黑暗的夜气下面的宿舍,以前不是每个窗子都射出温热的软光来么?但是,变了,一切变了,大半的窗子都黑黑的,闭着寥寥的几个窗子,无力地进射出几条光线来,又都是怎样暗淡灰白呢?——不,这不是窗子里射出来的灯光,这是墓地里的鬼火,这是魔窟里发出的魔光,我是到了鬼影憧懂的世界里了,我自己也成了鬼影了。

寂寞是在忙碌间隙突如其来的,片刻的孤独感。这种感觉并不会持续太久,只是在那一瞬间,内心像宇宙背景一般,黑暗、孤寂而静默。

深圳掠影

我每天晚上打开窗子,面对着在黑暗弥漫下的茫茫的大海,看到远处一串珍珠似的灯光–这是中国大陆同香港的边界,心潮起伏,思绪万端。我想的最多的是人们的思想必须赶上形势的发展。人的思想最容易保守。许多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观念、想法,往往被认为是真理准绳,正确无误,甚至神圣不可侵犯,用不着改变也改变不了。然而我们伟大祖国和世界的情况却是日新月异。大家都承认,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缩短,每隔几年,知识就必须更新,否则就会落后。现在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被英国统治了许多年的香港经过中英两国长期谈判,确定了归还日期,英国的首相不远万里亲自来到北京签字,这难道不是新鲜事物中最新鲜的事物吗?就拿眼前的珍珠串似的灯光来说,1997年以后,它还能像现在这样闪闪发光吗?一个很简单明了的道理摆在我们眼前:我们必须改变旧观念、旧想法,接受新概念、新想法。深圳掠影给我的教训也就这一点,而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最有意义的一点。

深圳的发展日新月异,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进程。

第五卷 回忆录二

满招损,谦受益

这本来是中国一句老话,来源极古,《尚书·大禹谟》中已经有了,以后历代引用不辍,一直到今天,还经常挂在人民嘴上。可见此话道出了一个真理,经过将近三千年的检验,益见其真实可靠。

我们要的是真正的谦虚,做学问更是如此。如果一个学者,不管是年轻的,还是中年的、老年的,觉得自己的学问已经够大了,没有必要再进行学习了,他就不会再有进步。事实上,不管你搞哪一门学问,决不会有搞得完全彻底一点问题也不留的。人即使能活上一千年,也是办不到的。因此,在做学问上谦虚,不但表示这个人有道德,也表示这个人是实事求是的。

对知识的深切渴望和对自身不足的清醒认识,构成了个人持续进步的重要基石。

第八卷 杂文及其他二

东方文化

东方文化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中国文化对人一生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有自己的看法。这三个问题是:(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二)人与人的关系,即社会关系;(三)人自身内部情感冲突与平衡。

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在人不为人之前,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没有人与自然的对立,而一旦人成为人,人就成为大自然的对立面。人一生的衣食住行,都仰仗大自然。向大自然索取有两种办法:一是强取豪夺;二是朋友相赠。用第一种办法是征服,目前西方的结果就是征服来的。大自然有规律地运转着,而恰当地掌握规律则很难。如果征服过度,大自然一定会给予惩罚。所谓“天灾人祸”,很大部分是人祸。如云南滇池的围湖造田,西双版纳的森林砍伐,这些都是洪水泛滥的直接人为原因。第二种方法是比较合理的,相互了解,中国古话称之为“天人合一”。中国的道家、儒家均有此论。宋朝的张载言:“民我同胞,物吾与也。”简称“民胞物与”,把大自然看成是人类的伙伴。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关系。中国家有一套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办法,概括起来是八个字“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格”即“格物”,研究万事万物;“致”是“致知”,在研究中找到规律,其余含义分别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好这八字,不但可以处理人际关系还可以平天下。另外,中国百家均有一套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

人的内部情感 。关于人的内心情感,中国哲学史上争论最多的问题是性善、性恶。儒家曾有这样一个故事来测量善与恶:某人用两只筐和两种颜色的石子,每产生一善念就拿白石子放入一筐子,每产生一恶念就拿黑石子放入另一筐子中,用以计量一天善、恶念总数(据考究,这故事实源于印度)。关于性善、性恶,家分为两派,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而孟子则认为性善,且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我表示怀疑。“食色性也”,性即本能,无善、恶之分。生存、温饱、发展均是人的本能,但人人如此,则必有冲突,因而,善恶的区分标准在于在冲突中能否为别人着想,《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有言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因而被认为是反面人物。当然一心为人之人,我不敢肯定有,但毫不利人、专门利已之人,肯定是有的。一个人能百分之六十以上替别人着想,就可以认为是善者。所以,我之所谓善是压制本能,多替别人着想。这是人能做到而动物不可能有的,因而,处理人的内心感情就是压制生物的本能,压制得越多越好。

在讨论人性是本善还是本恶的问题时,我倾向于认为人性呈现灰色。先天的特质与后天的环境都会对个体的善恶观念产生影响,关键在于哪一个因素更占主导。此外,这种影响是动态持续的,一些人能够坚守自己的初心,而另一些则可能会受到外界环境或内心恶念的影响。从自然属性看,人们似乎更倾向于“性本恶”,因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是生物的本能。同时,按照道德标准,通常只有少数高标准的行为才能被定义为善。例如,在百分制评分中,可能只有得分超过70分的行为才会被认定为善。然而,人的社会属性倾向于引导人们向善,因为从群体生存和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善的行为更能促进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尽管先天特质在出生时已定,难以改变,但后天的智慧和理解却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得到提升的重要因素,这也是善恶转变的关键。因此,培养智慧和洞察力可以更有效地塑造善良的人。这里所讨论的“善”,既不是伪善也不是无原则的好人,而是一种内心清明、坚持原则的自然状态;这才是或理应是被广泛认可的善。

做人和处世

至于人与人的关系,我的想法是: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日真,二日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日子久了,难免有点磕磕碰碰。在这时候,头脑清醒的一方应该能够容忍。如果双方都不冷静,必致因小失大,后果不堪设想。

真诚是关键。

爱国与奉献

我们眼前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不但不能削弱,而且更应加强。我们还要把爱国与奉献紧密结合起来。如果没有两弹一星的元勋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和行动,如果我们今天仍然没有两弹一星,我们的日子怎样过呀!那一个大国能像现在这样比较克制吗?说不定踏上我国土地的不仅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打着膏药旗的侵略者还会有打着另外一种旗帜的侵略者。

两弹一星的元勋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